2025年8月,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聚焦“鋼筋鐵骨擔使命,融通學術鑄脊梁”主題,統籌自動化機械、冶金機械、材料學生黨支部的23名碩士研究生組建三個科技服務團,分別赴北京航天巨恒系統集成技術有限公司、南京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永鋒臨港有限公司開展科技服務與掛職鍛煉。
以“智控技術”助力航天裝備發展
自動化機械黨支部科技服務團前往北京航天巨恒系統集成技術有限公司掛職鍛煉。活動中,服務團緊扣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優化”需求,配合企業工程師,聚焦“通信優化”與“數據交互升級”兩大任務展開攻堅。通過全面摸排控制器軟硬件環境、梳理MQTT消息傳輸、指令響應等關鍵節點問題并針對性開展技術開發,成功實現CODESYS控制器與MQTT消息服務穩定對接,并開發了基于MINIO的文件上傳功能,進一步優化讀取邏輯,確保文件精準傳輸。
除技術攻關外,服務團還參觀了企業技術展示中心與研發實驗室,開展3場主題技術沙龍,幫助服務團成員學習工業通信協議優化思路、現場故障解決經驗,跳出“實驗室思維”,深化對技術實用性的認知。

以“機械匠心”賦能產業綠色轉型
冶金機械黨支部科技服務團圍繞“紅色教育與技術服務深度融合”,赴南京鋼鐵集團開展科技服務與掛職鍛煉活動。活動中,服務團參觀了從原料進場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深入車間重點調研加熱爐、軋制生產線的設備運行參數。針對企業提出的“鑄坯表面裂紋預測”“加熱爐脫碳層控制”痛點,服務團在帶隊教師的指導下,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構建基于大數據的裂紋預測模型,通過參數采集實現缺陷預警;運用熱力學計算建立脫碳層厚度預測體系,提出“動態調控溫度與爐內氣氛”策略,為企業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損耗提供技術支撐。
活動中,冶金機械黨支部聯合南鋼黨支部開展了共建活動,參觀南鋼博物館,學習“鋼鐵戰士”高金源火場護廠的英雄事跡;赴霸王山紀念館回顧革命歷史,并圍繞“工業精神與紅色基因傳承”展開專題討論。

以“材料創新”增效企業低碳發展
材料黨支部科技服務團赴山東鋼鐵集團永鋒臨港有限公司,以“紅色引領+技術攻堅”雙輪驅動開展調研服務。服務團深入冶煉、軋制生產一線,重點關注鋼坯加熱、軋制、冷卻等關鍵環節。針對企業“微合金化熱軋高強鋼性能波動大、元素利用效率不穩定”的痛點,根據熱力學計算與組織性能演變規律,開展基于大批量工業生產數據的成分、工藝參數數字化回歸分析,明確加熱、出鋼、卷取等工藝窗口,優化微合金元素固溶百分數及彌散析出行為,結合不同具體牌號的應用特性提出差異化內控策略,為企業降本提質提供技術參考。
同時,材料黨支部與企業黨支部聯合開展共建,組織紅色主題研學和“材料技術助力鋼鐵產業升級”專題討論,引導成員傳承紅色基因,從技術視角探索綠色發展路徑,構建知識共享與實踐協同機制。

研究生科技服務與掛職鍛煉活動是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實踐育人的重要平臺和品牌活動項目,是學校“鋼筋鐵骨”特色育人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引導在校研究生積極投身火熱實踐以專業所學服務企業發展。
未來,工研院將繼續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更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